猪肉

拼音

Zhū Ròu
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孙思邈

豭猪肉∶味苦酸冷,无毒。主狂病多日不愈。

凡猪肉,味苦微寒,宜肾,有小毒,补肾气虚竭,不可久食,令人少子精,发宿病,弱筋骨,闭血脉,虚人肌。有金疮者,食之疮尤甚。

《食疗本草》孟诜

肉∶味苦,微寒。压丹石,疗热闭血脉。虚人动风,不可久食。令人少子精,发宿疹。主疗人肾虚。肉发痰,若患疟疾人,切忌食,必再发。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王孟英

豭猪肉:甘咸平。补肾液,充胃汁。滋肝阴,润肌肤,利二便,止消渴,起尪羸。以壮嫩花猪,嫩而易熟,香而不腥臊者良。

烹法甚多,惟整块洗净,略抹糖霜,干蒸极烂者,味全力厚,最为补益。古人所谓蒸豚也。吴俗尚蹄肘,乃古之豚肩遗意,但须缓火煨化(嘉苏妇人,不事中馈,而尚市脯,劣厨欲速用硝,不但失饪,亦且暴殄)。

多食助湿热,酿痰饮,招外感,昏神智,令人鄙俗。故先王立政,但以为养老之物。圣人云:勿使胜食气。而回回独谓此肉为荤也。末俗贪饕,不甘澹泊,厚味腊毒,漫不知省,蔑礼糜财,丧其廉俭。具不得已之苦心者,假神道以设教,创持斋之日期,虽属不经,良有深意。若幼时勿纵其口腹,不但无病,且易成人。至一切外感,及哮嗽、疟痢、痧疸、霍乱、胀满、脚气、时毒、喉痹、痞满、疔痈诸病,切忌之。其头肉尤忌。产后食肉,亦勿太早。痧痘、时病后,须过弥月始可食也。新鲜之肉曰腥(《论语》君赐腥是矣),方书所云:“忌食新鲜”之“鲜”,“忌食鱼腥”之“腥”,皆指此言也。医家、病家,往往颟顸不省,故详及之。

其未经去势之豭猪肉、娄猪肉,皆不堪食。黄臕猪肉、瘟猪肉,并有毒,虽平人亦忌之。中其毒者,芭蕉根捣汁服。小儿火丹,及打伤青肿,破伤风,并用新宰猪肉,乘热片贴,频易。

液干难产,津枯血夺,火灼燥渴,干嗽便秘,并以猪肉煮汤,吹去油饮。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