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小豆

拼音

Chì Xiǎo Dòu
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孙思邈

味甘咸平冷,无毒。下水肿,排脓血。不可久服,令人枯燥。

《食疗本草》孟诜

和鲤鱼烂煮食之,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。别有诸治,具在鱼条中。散气,去关节烦热。令人心孔开,止小便数。绿、赤者并可食。

止痢。暴痢后,气满不能食。煮一顿服之即愈。

(毒肿):末赤小豆和鸡子白薄之,立瘥。

(风搔隐疹)∶煮赤小豆,取汁停冷洗之,不过三四。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王孟英

甘平。补心脾,行水消肿,化毒排脓。多食耗液,蛇咬者百日内忌之。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,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,止为食用。故《本草》以赤小豆名之。后人以广产木本,半红半黑之相思子,亦有红豆之名,遂致误用。亦犹黑大豆,有紧小为雄一言,而昧者讹为马粒豆也。

水肿脚气。赤小豆一斗,煮极烂取汁五升,温渍足膝。兼食小豆,勿杂食。

水鼓腹大,动摇有声,皮肤黑者,赤小豆三升,白茅根一握,水煮食豆,以消为度。

乳汁不通,赤小豆煮汁饮,或煮粥食。

诸般痈毒,赤小豆生研,入苎麻根杵匀,鸡子清调敷。

丹毒如火,赤小豆末,鸡子清稀调涂之。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