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耳子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苍耳子 [cānɡ ěr zǐ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苍子、牛虱子、猪耳、菜耳、老苍子
性味归经
辛、苦,温;有毒。归肺经。
功效
散风寒,通鼻窍,祛风湿。
药材简介

苍耳子,中药名。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的成熟带总苞的果实。具有发散风寒,通鼻窍,祛风湿,止痛的功效。主治风寒感冒,鼻渊,风湿痹痛,风疹瘙痒,疥癣麻风。

用法用量

苍耳子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~10克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以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本品有毒,过量服用易致中毒。

注意事项

血虚头痛不宜服用。过量服用易致中毒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外感风寒,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鼻塞流涕者,可与防风、白芷、羌活、藁本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。

 

2.治鼻渊头痛、不闻香臭、时流浊涕者,一药数效,标本兼治,可内服亦宜外用,为治鼻渊之良药,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,常与辛夷、白芷等散风寒、通鼻窍药配伍,如苍耳子散(《济生方》)。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,本品又常与薄荷、黄芩等疏散风热、清热药同用。

 

3.治风湿痹证,关节疼痛,四肢拘挛,可单用,或与羌活、威灵仙、木瓜等药同用。

 

4.治风疹瘙痒,与地肤子、白鲜皮、白蒺藜等药同用。

 

相关配伍

苍耳子配麻黄
二者皆能发散风寒,宣通鼻窍。
两药配伍,能增强发散风寒,宣通鼻窍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,鼻塞流涕以及鼻出血、鼻渊头痛者。
苍耳子配威灵仙
苍耳子能祛风湿,止痛;威灵仙善于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痹痛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痹痛的功效,常用治风湿一身尽痛。
苍耳子配防风
二者皆能祛风止痒。
两药配伍,则药力更佳,常用治风邪所致的皮肤瘙痒、瘾疹等。
苍耳子散
药物组成:辛夷、苍耳子、白芷、薄荷。
功能与主治:散风寒,通利鼻窍。适用于鼻渊,临床症见流黄浊鼻涕,鼻塞不通等。
鼻通丸
药物组成:苍耳子(炒)、辛夷、白芷、薄荷、黄芩、鹅不食草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疏散风热,宣通鼻窍。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所致的鼻塞流涕、头痛流泪;慢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滴通鼻炎水
药物组成:蒲公英、细辛、苍耳子、辛夷、麻黄、白芷、黄芩、石菖蒲。
功能与主治:祛风清热,宣肺通窍。用于风热蕴肺所致的伤风鼻塞、鼻窒、鼻鼽、鼻渊,症见发热、恶风、头痛、鼻塞、鼻痒、鼻流清涕或浊涕;慢性鼻炎、鼻窦炎、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利鼻片
药物组成:蒲公英、黄芩、苍耳子、辛夷、薄荷、白芷、细辛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开窍。用于风热蕴肺所致的伤风鼻塞、鼻渊、鼻流清涕或浊涕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1.苍耳子:除去杂质。

2.炒苍耳子:取净苍耳子,照清炒法炒至黄褐色,去刺,筛净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
雷公云∶凡采得,去心,取黄精,用竹刀细切拌之,同蒸,从巳至亥,去黄精,取出,阴干用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拣尽杂质,去刺,筛去灰屑,微炒至黄色,取出放凉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