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荆子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蔓荆子 [màn jīnɡ zǐ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蔓荆实、荆子、万荆子、蔓青子 、蔓荆、白背风
性味归经
辛、苦,微寒。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
功效
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祛风止痛。
药材简介

蔓荆子,中药名。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具有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除湿处关节的功效。主治风热感冒,头昏头痛,目赤肿痛,耳鸣耳聋,祛风止痛。

用法用量
蔓荆子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~10克。
本品还可浸酒服用,或入丸剂、散剂。
外用适量,可捣烂敷于患处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注意事项

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,较为多用,常与薄荷、菊花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药同用。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,常配伍川芎、白芷、细辛等祛风止痛药。

 

2.治风热上攻,目赤肿痛,目昏多泪,常与菊花、蝉蜕、白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。本品药性升发,清利头目,与黄芪、人参、升麻、葛根等补气升阳药同用,还治疗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耳鸣耳聋,如益气聪明汤(《证治准绳》)。 3、治风湿痹痛,每与羌活、独活、川芎、防风等同用,如羌活胜湿汤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。

 

相关配伍
蔓荆子配菊花
二者都能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菊花的药性能进入气分(按病邪侵犯人体可分为卫气营血四种情况,气分属于邪气刚刚往内里侵犯的程度),药性轻盈、清透,擅于疏散邪气;蔓荆子擅于入经络,能起到通窍止痛的作用。
二者配伍,能增强祛除风邪,清热止痛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部引起的头痛头晕。
蔓荆子配连翘
蔓荆子入肺经,其药性升浮、轻盈,可以向上散布药力,解除侵袭肌肤表面的风邪,通窍止痛;连翘药性轻盈、清透,而且本品性凉,擅于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二者配伍,药性轻清宣散,能清热解毒,祛除风邪,止痛,常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面引起的风火头痛,暴发火眼(相当于传染性结膜炎,又称为红眼病)。
蔓荆子配川芎
蔓荆子擅于祛除风邪,止痛;川芎擅于活血祛瘀,祛除风邪,止痛。
二者配伍,具有活血,祛除风邪,止痛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,牙痛,关节疼痛。
蔓荆子配人参
蔓荆子擅于祛除风邪,止痛、清利头目;人参擅于补气。
二者配伍,可以起到扶助正气,祛除邪气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平素气虚,感受风邪引起的头晕,头痛,目疾,耳鸣。
益气聪明汤
药物组成:黄芪、人参、升麻、葛根、蔓荆子、白芍药、黄柏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,升举阳气,聪耳明目。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(脾胃气机虚弱),清阳不升(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举),风热之邪上扰头部,头痛眩晕,或内障初起,视物不清,或耳鸣耳聋,或齿痛等。
顺气和中汤
药物组成:黄芪、人参、白术、陈皮、当归、芍药、炙甘草、升麻、柴胡、蔓荆子、川乌、细辛。
功能与主治:补气,升举阳气,祛除风邪,调和血脉。适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头痛。
羌活胜湿汤
药物组成:羌活、独活、藁本、防风、川芎、蔓荆子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祛除风邪和湿邪,止痛。适用于治疗风湿之邪侵袭肌表引起的痹痛,症见肩背疼痛不可转头,头痛,身体沉重,或腰脊疼痛,难以转动身体。
芎菊上清丸
药物组成:菊花、川芎、连翘、薄荷、炒蔓荆子、黄芩、栀子、黄连、羌活、藁本、防风、白芷、荆芥穗、桔梗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,解除肌表的邪气,疏散风邪,止痛。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怕风,发热,偏正头痛,流清涕,牙疼,咽喉疼痛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
1.蔓荆子:取原药材,去净杂质,筛去灰屑。用时捣碎。

2.炒蔓荆子:取净蔓荆子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颜色加深,取出,搓去蒂下白膜(宿存萼)及枝梗,筛净。用时捣碎。

炮制作用:

1.蔓荆子:味辛、苦,性微寒。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具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的功能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,齿龈肿痛,目赤多泪,目睛不明,头晕目眩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灸论》

雷公云:凡使,去蒂子下白膜一重,用酒浸一伏时后,蒸,从巳至未,出,晒干用。 《中药大辞典》 炒蔓荆子:筛净灰屑,除去残存萼片,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,略喷清水,放凉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