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蚧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蛤蚧 [gé jiè]
始载于
《雷公炮炙论》
别名
对蛤蚧
性味归经
咸,平。归肺、肾经。
功效
补肺益肾,纳气定喘,助阳益精。
药材简介

蛤蚧,中药名。为壁虎科壁虎属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。具有补肺益肾,纳气定喘,助阳益精的功效。主治肺肾不足,久咳虚喘,劳嗽咳血,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,阳痿遗精等。

用法用量

煎服,3~6g;多入丸散或酒剂。

注意事项

风寒或实热咳喘忌服。

应用
应用

蛤蚧具有益肾补肺,定喘止嗽的功效。在临床应用中当出现肺肾两虚、喘息、气短、咳嗽、虚劳、肾虚阳痿、遗精、小便频数、四肢浮肿、面部浮肿等疾病,都可以通过蛤蚧进行治疗,有良好的治疗作用。对于食欲不振、失眠、健忘、肺痨、肺肾气虚的表现症状,也有良好的调理。

 

相关配伍

1.治肺嗽,面浮,四肢浮:蛤蚧一对(雌雄头尾全者,净洗,用法酒和蜜涂炙熟),人参一株(紫团参)。上二味,捣罗为末,熔蜡四两,滤去滓,和药末,作六饼子。每服,空心,用糯米作薄粥一盏,投药一饼,趁热,细细呷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独圣饼)

 

2.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:蛤蚧一对(头尾全者,涂酥炙令黄),贝母一两(煨微黄),紫菀一两(去苗、土),杏仁一两(汤浸,去皮、尖、双仁,麸炒微黄),鳖甲二两(涂醋炙令黄,去裙襕),皂荚仁一两(炒令焦黄)。桑根白皮一两(锉)。上药捣罗为末,炼蜜和捣三、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,日三、四服。忌苋菜。(《太平圣惠方》蛤蚧丸)

 

3.治产后气喘,气血两脱:人参二两,熟地二两,麦冬三钱,肉桂一钱,苏子一钱,蛤蚧二钱,半夏三分,水煎服。(《辨证录》蛤蚧救喘丹)
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
1.蛤蚧:取原药材,除去竹片,洗净,除去头(齐眼处切除)、足、鳞片,切成小块,干燥。

2.酒蛤蚧:取蛤蚧块,用黄酒拌匀,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烘干或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炒干或置钢丝筛上,用文火烤热,喷适量黄酒,再置火上酥制,如此反复多次,至松脆为度,放凉。 每100kg蛤蚧块,用黄酒20kg。

3.油酥蛤蚧:取蛤蚧,涂以麻油,用无烟火烤至稍黄质脆,除去头爪及鳞片,切成小块。

炮制作用:

1.蛤蚧:味咸,性平。归肺、肾经。具有补肺益肾,纳气定喘,助阳益精的功能。蛤蚧生品和酥炙品功用相同,酥制后易粉碎,腥气减少。其功效以补肺益精,纳气定喘见长,常用于肺虚咳嗽或肾虚作喘。

2.酒蛤蚧:质酥易碎,矫臭矫味,可增强补肾壮阳作用,多用于肾阳不足,精血亏损的阳痿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
雷公云:凡使,须认雄、雌。若雄为蛤,皮粗口大,身小尾粗;雌为蚧,口尖,身大尾小。男服雌,女服雄。 凡修事服之,去甲上、尾上并腹上肉毛。毒在眼。若斯修事了,用酒浸才干,用纸两重,于火上缓隔焙纸炙,待两重纸干、焦透后,去纸,取蛤蚧于瓷器中盛,于东舍角畔悬一宿,取用,力可十倍。 勿伤尾,效在尾也。

 

《玉楸药解》黄元御

去头眼鳞爪,酒浸,酥炙黄,研细。

 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蛤蚧:除去竹片,截去头足及鳞(无尾者拣去不用),切成小方块。 酒蛤蚧: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。焙干后,但剪取尾部供用者,称为"蛤蚧尾"。(每蛤蚧10对,用黄酒半斤)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