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藿香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广藿香 [guǎnɡ huò xiānɡ]
始载于
《名医别录》
别名
大叶薄荷、山茴香、水蔴叶
性味归经
辛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功效
芳香化湿,和中止呕,发表解暑。
药材简介

广藿香,中药名。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。具有芳香化湿,和胃止呕,祛暑解表的功效。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,食欲不振,呕吐,泄泻,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,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,胸闷恶心,鼻渊,手足癣。

用法用量

广藿香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~10克,鲜品加倍,不宜久煎。
本品可入丸、散。外用时适量,可煎水浸泡或者含漱;或研末外搽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以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
注意事项

阴虚者禁服。

应用
应用

用量3~9克,煎服。用治湿浊中阻、脘痞呕吐、暑湿倦怠、胸闷不舒、寒湿闭暑、腹痛吐泻、鼻渊头痛。

相关配伍

广藿香配滑石
广藿香具有芳香气味,可以祛除湿邪,促进脾胃运化;滑石可以清热解暑,渗湿利水。
两种药物相互配伍,具有调理脾胃、祛除湿邪、止呕、止泻的功效,用于脾胃虚弱、感受湿邪引起的呕吐、腹泻。
广藿香配佩兰
广藿香具有芳香气味,可以调理脾胃,祛除湿邪,是芳香化湿的常用药物;佩兰气味清香,药性平、不燥烈,善于祛除中焦脾胃的秽浊的邪气。
两种药物相互配伍,可以解暑祛湿,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热或者湿邪阻滞中焦脾胃所引起的胸闷、腹胀、恶心呕吐。
广藿香配砂仁
广藿香偏向于化湿止呕,砂仁偏于调理脾胃。
两种药物相互配伍,可以促进脾胃运化来止呕,用于妊娠期呕吐以及气机阻滞、胃脘胀闷引起的食欲不佳等症状。
广藿香配陈皮
广藿香长于祛湿解暑,调理脾胃来止呕;陈皮善于理气健脾,化湿止呕。
两种药物相互配伍,可以理气,调理脾胃,止呕,适用于感受外界暑温邪气,在内感受湿邪,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腹满腹痛、胃脘胀满、食欲不佳、呕吐、腹泻等症。
广藿香配郁金
广藿香芳香化湿,行气止痛,宣中解郁;郁金活血止痛,调理气机郁滞。
两种药物相互配伍,具有行气解郁止痛的功效,用于治疗湿阻气滞或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部、胁肋部、胃脘腹部的疼痛、胀满不适等症。
藿香正气散
药物组成:藿香、大腹皮、白芷、紫苏、茯苓、半夏曲、白术、陈皮、厚朴、苦桔梗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解除肌表邪气,化湿,理气,调理脾胃。主治在外感受风寒邪气,在内感受湿邪侵袭所引起的发热怕冷、头痛、胸闷、腹胀腹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肠鸣等。
六和汤
药物组成:缩砂仁、半夏、杏仁、人参、赤茯苓、藿香叶、白扁豆、香薷、厚朴、木瓜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化湿祛暑,调理脾胃。主治湿邪侵犯脾胃,暑湿邪气侵袭所引起的恶心呕吐、腹泻、身体疲倦、嗜睡、胸闷等。
藿朴夏苓汤
药物组成:藿香、厚朴、半夏、赤苓、杏仁、生苡仁、白蔻仁、通草、猪苓、淡豆豉、泽泻。
功能与主治:解除在肌表的邪气、化湿。主治湿温病的早期,身热怕冷,肢体倦怠,胸闷,口中黏腻。
甘露消毒丹
药物组成:藿香、飞滑石、绵茵陈、淡黄芩、石菖蒲、川贝母、木通、射干、连翘、薄荷、白豆蔻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解毒,祛湿化浊。主治湿温邪气侵袭所引起的发热、身体疲倦,胸闷、腹胀,四肢酸疼,腮部肿胀,口渴,身体眼睛发黄,小便少、尿液黄,腹泻等症状。也可治疗水土不服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净制除去杂质,洗净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
切制切段,晒干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
 

古法炮制

唐代有去枝法(《理伤》)。宋代有炒法(《局方》)。清代有晒干取叶同梗用(《辨义》)和古惟用叶,分枝梗亦用法(《害利》)的记载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