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沥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竹沥 [zhú lì]
始载于
《名医别录》
别名
鲜竹沥、竹汁、淡竹沥、竹油
性味归经
甘,寒。归心、肺、肝经。
功效
清热豁痰,定惊利窍。
药材简介

竹沥,中药名。为禾本科毛竹属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。具有清肺降火,滑痰利窍的功效。症状中风痰迷,肺热痰壅,惊风,癫痫,热病痰多,壮热烦渴,子烦,破伤风。

用法用量

30~50mL,冲服。

注意事项

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。

应用
应用

1、治风热咳嗽。凡感冒、急性上呼吸道炎、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,表现有痰火炽盛、胸闷短气、喘息、口干声嘶、咳痰艰难者,宜用甘寒之竹油,配清热、祛痰药,方如清痰泻热方。

 

2、治中风,作用和用法与天竺黄相同。

 

3、竹沥与天竺黄比较:两者都能清热、祛痰、镇惊,但竹沥大寒,其性滑利,清热润燥之力较好,且通透达经络,治四肢拘挛;竺黄微寒,其性较缓,故多用于小儿。3姜汁常配竹沥同用,即可加强祛痰效果,又能以其辛热制竹沥之寒滑,以免伤及胃气。

 

相关配伍

1、竹沥配生姜汁:竹沥性寒滑利,宜于痰热之证,能清心、肺、胃三经之火而涤痰利窍,定惊通络,单用即能取效。但竹沥亦有伤胃滑肠之弊。临床常和生姜汁相须为用。生姜汁能消痰利窍,《丹溪心法》谓:“竹沥滑痰,非姜汁不能行经络”,生姜汁温中益胃之功亦可减竹沥寒胃滑肠之弊。

 

2、竹沥配半夏:半夏能燥湿化痰,竹沥能清热滑痰,可用于肺热痰壅、热痰黏稠之证;竹沥能转半夏温热之性而为寒凉,而半夏可减弱竹沥寒凉之性,对寒热错杂之咳嗽、痰滞诸证,均可应用。

 

3、竹沥配瓜蒌:瓜萎清肺化痰,利气宽胸,竹沥能清热化痰,配伍可清肺除热、化痰止咳。

 

4、配肉桂、附子:附子、肉桂,皆为辛热之品,具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温通经脉之效,用治阳虚之危重证,能温一身之阳,且善温脾阳;竹沥功专清热化痰,视寒痰湿痰为禁忌。但三药合用,以其桂、附之辛热之性,可转竹沥之禁忌为适宜。

 

5、配胆南星:胆南星有清热化痰、熄风定惊之效,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、癫狂诸证;二药配伍,可用治痰涎壅盛、上蒙清窍致卒然昏倒、人事不省证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
取鲜嫩淡竹茎,截成0.3~0.5m的段,劈开洗净,装入坛内,装满后坛口向下,架起,坛的底面及周围用锯末和劈柴围严,用火燃烧,坛口下面置一罐,竹片受热后即有汁液流出,滴注罐内,至竹中汁液流尽为止。

 

炮制作用:

竹沥:味甘、苦,性寒。入心、胃经。具有清热豁痰、镇惊利窍功能。竹沥对热咳痰稠,最具卓效。用于肺热痰壅,咳逆胸闷,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诸证,中风痰述,惊痫癫狂等,为痰家之圣剂。

 

古法炮制

唐代有取淡竹,断两头节,火烧中央,器承两头得汁法(《千金》)。宋代有用新(鑲)竹烧取法(《普本》)。明代有横锯截尺余,直劈作数块,两砖架起,紧火中烘,沥从两头流出,少加姜汁调服(《发挥》);以竹截长五六寸,以瓶盛,倒悬,下用一器承之,周围以炭火逼之,其油沥于器下也(《纲目》)。清代有以青竹断二尺许,劈开火炙,两头盛取用之,如欲多取,以坛埋土中,湿纸糊好,量坛口大小,用篾箍二道,竖入坛口,多著炭火,于竹顶上炙法(《逢源》)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