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母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知母 [zhī mǔ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蚳母,连母,野蓼,地参
性味归经
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
功效
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药材简介

知母,中药名。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。具有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的功效。主治热病烦渴,肺热燥咳,骨蒸潮热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。

用法用量
知母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~12克。或入丸、散。
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宜生用;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炙用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注意事项

本品性寒质润,有滑肠作用,故脾胃虚寒、大便溏泄者忌服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者,常与石膏相须为用,如白虎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
2.治肺热燥咳,常配贝母用,如二母散(《证治准绳》);若配杏仁、莱服子,可治肺燥久嗽气急,如宁嗽煎(《奇方类编》)。


3.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、盗汗、心烦者,常配黄柏、生地黄等药用,如知柏地黄丸(《医宗金鉴》)。


4.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,常配天花粉、葛根等药用,如玉液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


5.治阴虚肠燥便秘证,常配生地黄、玄参、麦冬等药用。

 

相关配伍
知母配黄芩
知母擅长清肺热而润肺燥;黄芩善于泻肺火而解热毒。
两药同用,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的力量增强。适用于肺热壅滞导致的咳嗽、痰黄黏稠。
知母配黄连
知母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;黄连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两药同用,清热泻火的力量增强,而且一润一燥,可清热却不损伤阴液。适用于肺胃火热亢盛导致的咳嗽痰多,口臭牙痛以及内热津伤的消渴证。
知母配黄柏
知母性寒质润,擅长泻肾火,滋肾阴,退骨蒸;黄柏苦寒沉降,擅长泻肾火,退虚热。
两药同用,可以增强泻肾火,滋肾阴,退虚热的作用。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。
知母配天花粉
知母滋阴润燥,生津止渴;天花粉清热生津,润燥止渴。
两药同用,善清肺胃实热而生津止渴。适用于热病伤津导致的口干舌燥、烦渴以及消渴证。
知母配酸枣仁
知母清热滋阴,泻火除烦;酸枣仁养血补肝,宁心安神。
两药同用,清虚热,安心神的力量增强。适用于阴虚有热、虚烦不得眠、心悸健忘等。
白虎汤
药物组成: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生津。适用于气分热盛证,可见高热面赤,烦渴,汗出恶热。
知柏地黄丸
药物组成:知母、黄柏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、牡丹皮、茯苓。
功能与主治:滋阴降火。适用于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证,可见头目昏眩,耳鸣耳聋,虚火牙痛,五心烦热,腰膝酸痛,血淋尿痛,遗精梦泄,骨蒸潮热,盗汗颧红,咽干口燥,舌质红。
玉液汤
药物组成:山药、黄芪、知母、鸡内金、葛根、五味子、天花粉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滋阴,固肾止渴。适用于消渴气阴两虚证,症见口干口渴,饮水不解,小便数多,困倦气短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1.知母:取原药材,除去毛状物及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,筛去毛屑。
2.盐知母:取净知母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变色,喷淋盐水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 每100kg知母片,用食盐2kg。


炮制作用:
1.知母:味苦、甘,性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生品苦寒滑利,具有清热泻火、生津润燥的功能。泻肺、胃之火尤宜生用。多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燥咳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。
2.盐知母:可引药下行,专于入肾,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,善清虚热。常用于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,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先于槐砧上细剉,焙干,木臼杵捣。勿令犯铁器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知母:拣净杂质,用水撞洗,捞出,润软,切片晒干。
盐知母:取知母片置锅中用文火微炒,喷淋盐水,炒干取出,放凉。(每知母片100斤,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)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