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黄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生地黄 [shēng dì huáng ]
始载于
《本草经集注》
别名
大生地、怀庆地黄、生地、地黄
性味归经
味甘、苦,性寒;归心、肝、肾经
功效
清热生津,养阴凉血。
药材简介

生地黄,中药名。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。具有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的功效。主治热入营血,舌绛烦渴,斑疹吐衄,阴虚内热,骨蒸劳热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。

用法用量

生地黄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~15克,鲜品12~30克。
以鲜品捣汁入药或熬膏。外用适量,捣敷或捣汁涂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以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
注意事项

1、生地黄质地滋腻,柔润,味甘而厚,擅补阴血,但有伤脾阳阻碍胃气的不良反应,故脾胃气虚,或脾阳不足,受纳运化之力不足,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,少食便溏,或腹满泄泻,舌质淡,苔白多津,脉细无力等症者当忌用鲜地黄、生地黄,以免伤阳困脾。

2、生地黄养血滋阴,属性阴,湿邪也属阴,两阴相加,多生寒湿阻滞,且中焦脾土,与湿同气相求,最易致滞,故不可使用本品。临床表现为脘腹胸胁胀满痞塞,嗳气不畅,矢气不通,食欲不振,口渴少饮,舌苔厚腻等症者应忌用。

3、湿停成饮,饮聚成痰,痰饮与湿浊同源,皆因肺、脾、肾三脏阳虚所致。生地黄阴柔伤阳,有生痰积饮之弊,故痰饮滞膈,呕吐清水,气短胸闷,胁肋胀满,肢体肿痛,肥胖,咳逆倚息,肠间辘辘有声等症者,应慎用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中寒有痞、易泄者禁”。

应用
应用

1、治温热病热入营血,壮热烦渴、神昏舌绛,多配玄参、连翘、丹参等药用,如清营汤(《温病条辨》);治血热吐衄,常与大黄同用,如大黄散(《伤寒总病论》);治血热便血、尿血,常与地榆同用,如两地丹(《石室秘录》);治血热崩漏或产后下血不止、心神烦乱,可配益母草用,如地黄酒(《圣惠方》)。

2、治阴虚内热,潮热骨蒸,可配知母、地骨皮用,如地黄膏(《古今医统》);若配青蒿、鳖甲、知母等用,可治温病后期,余热未尽,阴津已伤,邪伏阴分,症见夜热早凉、舌红脉数者,如青蒿鳖甲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3、治热病伤阴,烦渴多饮,常配麦冬、沙参、玉竹等药用,如益胃汤(《温病条辨》);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,可配山药、黄芪、山茱萸用,如滋膵饮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;若治温病津伤,肠燥便秘,可配玄参、麦冬用,如增液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相关配伍

生地黄配牡丹皮
生地黄具有清热,养阴,凉血的功效,重在滋阴,能够使阴液化生而容易退热;牡丹皮具有凉血祛瘀,透散的功效,能够退热,有利于阴液的恢复。
两药配伍,能够增强凉血散瘀,清热养阴的功效。适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引起的吐血、鼻血,及热病后期、邪热未去、阴液已伤引起的夜热早凉。
生地黄配熟地黄
生地黄甘寒质润,功效重在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;熟地黄甘而微温,功效重在养血填精,补益肝肾。
两药配伍,能够增强补血凉血,滋阴生津的功效。适用于治疗血虚兼血热所致的崩漏,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遗精,以及阴虚精亏所致的消渴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),和便秘等。
生地黄配玄参
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,凉血止血的功效;玄参具有滋阴降火,凉血解毒的功效。
两药配伍,能够增强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的功效。
适用于治疗热入血分引起的吐血、鼻血、发热,以及神志不清、语无伦次、声高有力,还有热病阴伤引起的心烦口渴,虚火上炎引起的咽喉肿痛,和阴虚内热引起的消渴,症见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,或尿有甜味。
生地黄配乌梅
生地黄甘寒质润,具有清热养阴的功效;乌梅味酸性平,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两药配伍,酸甘化阴,能增强养阴生津的功效。适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引起的消渴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,或尿有甜味),及暑热伤阴引起口渴多饮、心烦发热。
生地黄配墨旱莲
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的功效;墨旱莲具有滋阴泻热,凉血止血的功效。
两药配伍,能够增强清热养阴,凉血止血的功效。适用于治疗肺痨咳血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证。
清营汤
药物组成:水牛角、生地黄、玄参、竹叶心、麦冬、丹参、黄连、金银花、连翘。
功能与主治:清营解毒,透热养阴。
适用于治疗热入营分证,可见发热夜晚加重、精神烦躁睡眠减少,以及时长神志不清、语无伦次、声高有力,经常睁眼或闭眼,口渴或不渴,斑疹若隐若现,和舌色深红发干等。
青蒿鳖甲汤
药物组成:青蒿、鳖甲、生地黄、知母、牡丹皮。
功能与主治:养阴透热。适用于治疗温病后期、邪伏阴分证,可见夜热早凉、热退无汗、舌色红舌苔少等。
导赤散
药物组成:生地黄、木通、生甘草梢。
功能与主治:清心利水养阴。适用于治疗心经火热证,可见心胸烦躁发热、口渴面部发红、想喝冷水,以及口舌生疮;或心热转移到小肠,可见小便颜色深、排尿滞涩刺痛、舌色红等。
清胃散
药物组成:生地黄、当归、牡丹皮、黄连、升麻。
功能与主治:清胃凉血。适用于治疗胃火牙痛,可见牙痛牵引头疼、面颊发热、牙齿喜冷恶热,或牙宣出血,或牙龈红肿溃烂,或唇舌腮颊肿痛,口气热臭、口干舌燥、舌色红,舌苔黄等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秋季采挖,除去芦头、须根及泥沙,缓缓烘焙至八成干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