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柴胡 [chái hú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北柴胡、南柴胡、地熏、山菜、菇草、柴草
性味归经
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功效
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药材简介

柴胡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。具有解表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的功效。主治表证发热,少阳证,肝郁气滞,气虚下陷,脏器脱垂,退热截疟。春天采较好,在雨后土地湿润时,用特制工具挖掘。

柴胡按产地及药物性状不同分为南柴胡和北柴胡,按品种分为竹叶柴胡和春柴胡两种,其中春柴胡又名“芽胡”,特指春季采收的全株幼嫩柴胡,所以春柴胡是柴胡植物的一种类别。

用法用量

柴胡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~10克。
柴胡也可入丸剂、散剂。
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
疏散退热宜生用,用量宜稍大;疏肝解郁宜醋炙,用中等量;升举阳气宜生用或酒炙,量宜少。鳖血炒可退虚热。

注意事项

柴胡其性升散,古人有“柴胡劫肝阴”之说,阴虚阳亢,肝风内动,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风寒感冒,恶寒发热、头身疼痛,常与防风、生姜等药配伍,如正柴胡饮(《景岳全书》)。若外感风寒,寒邪入里化热,恶寒渐轻,身热增盛者,柴胡多与葛根、羌活、黄芩、石膏等同用,以解表清里,如柴葛解肌汤(《伤寒六书》)。治疗风热感冒,发热,头痛等症,可与菊花、薄荷、升麻等辛凉解表药同用。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,对于外感发热,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。若伤寒邪在少阳,寒热往来、胸胁苦满、口苦咽干、目眩,本品用之最宜,为治少阳证之要药,常与黄芩同用,以清半表半里之热,共收和解少阳之功,如小柴胡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
2.治肝失疏泄,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、情志抑郁、妇女月经失调、痛经等症,常与香附、川芎、白芍同用,如柴胡疏肝散(《景岳全书》)。若肝郁血虚,脾失健运,妇女月经不调,乳房胀痛,胁肋作痛,神疲食少,脉弦而虚者,常配伍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等,如逍遥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
3.治中气不足,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,食少倦怠,久泻脱肛,子宫下垂、肾下垂等脏器脱垂,常与人参、黄芪、升麻等同用,以补气升阳,如补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。


4.治疟疾寒热的常用药,常与黄芩、常山、草果等同用。

 

相关配伍

柴胡配黄芩
柴胡善于疏散退热,使半表半里之邪从外而解;黄芩善于清热泻火,清泻半表半里之邪,使邪从内泻。
两药配伍,一散一清,可和解少阳经邪气从而退热,常用于治疗少阳病,症见身体一会热一会冷,胸前和两侧感到胀满不适,口苦咽干等。
又因柴胡偏于疏肝解郁;黄芩擅长清泄里热,二者配合使用,也可用治肝郁化火引起的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胸胁胀满疼痛者。
柴胡配枳壳
柴胡善于疏肝解郁,从而升举体内清气;枳壳善于行气消积、宽中除胀从而降浊。
两药配伍,升降同用,能调和肝脾、疏理气机,使气机升降有序,常用治肝脾不和,气机不利所致的胸胁、胃脘部及腹部满闷胀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不畅等症。
柴胡配桂枝
柴胡长于疏散少阳经的郁热;桂枝长于温通太阳经的郁滞。
两药皆有疏散解表,退热的功效,二者相合,则解表退热效果更佳,凡是外感发热、邪气在表者,皆可二者配用。
又因柴胡能疏肝解郁;桂枝能和胃下气,两药相配则有疏肝和胃的功效,可用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、胃脘部及腹部胀满疼痛及大便不畅、食少恶心呕吐等症。
柴胡配牡蛎
柴胡芳香透达,善于调畅气血,疏肝解郁;牡蛎善于益阴潜阳,收敛固涩,软坚散结。
两药相合,一升一降,一疏一敛,共同起到调和气血,疏肝解郁,软坚散结的功效,常用治肝郁气结、血瘀痰凝导致的胸胁满痛,胁下胀满不舒,或胁下痞块等症。
柴胡配细辛
柴胡善于疏肝理气解郁,调畅气血;细辛祛风止痛效果更佳。
两药配伍,辛散疏通,轻浮上达,共同起到疏肝理气、祛风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气血不和、风邪上扰所致的头痛等。
柴葛解肌汤
药物组成:柴胡、干葛、甘草、黄芩、羌活、白芷、芍药、桔梗。
功能与主治:解肌清热。适用于外感风寒,郁而化热证,症见怕冷渐轻,发热加重,无汗头痛,目疼鼻干,心烦不眠,咽干耳聋,眼眶痛,舌苔薄黄等。
小柴胡汤
药物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。
功能与主治:和解少阳。适用于伤寒少阳证。
症见身体一会热一会冷,胸前和两侧感到胀满不适,食欲减退,心烦,常想呕吐,口苦,咽干,目眩,舌苔薄白;
热入血室证,症见妇人发热,月经停止,有规律地时冷时热;黄疸、疟疾以及内伤杂病出现少阳证者。
柴胡疏肝散
药物组成:柴胡、陈皮、川芎、香附、枳壳、芍药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疏肝行气、活血止痛。适用于肝气郁滞证,症见胁肋疼痛,胸闷,经常唉声叹气,情志抑郁易怒,或经常打嗝,胃脘部及腹部胀满。
逍遥散
药物组成: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薄荷、炙甘草、煨生姜。
功能与主治:疏肝解郁,养血健脾。适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,症见两侧胁肋部位胀痛,头痛目眩,口燥咽干,精神疲倦,食量减少,或月经不调,乳房胀痛者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1.北柴胡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茎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2.醋北柴胡:取北柴胡片,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,闷润至醋被吸尽,置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柴胡片,用米醋20kg。
3.南柴胡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4.醋南柴胡:取净柴胡片,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,闷润至醋被吸尽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柴胡片,用米醋20kg。
5.鳖血柴胡:
(1)取净柴胡片,加入定量洁净的新鲜鳖血及适量冷开水拌匀,闷润至鳖血液被吸尽,置炒制容器
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(2)取净柴胡片,加入定量洁净的新鲜鳖血和定量黄酒拌匀,闷润至鳖血和酒液被吸尽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柴胡片,用鳖血13kg,黄酒25kg。


炮制作用:
1.柴胡:味辛、苦,性微寒。归肝胆、肺经。具有疏散退热、疏肝解郁、升举阳气的功能。用于感冒发热,寒热往来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子宫脱垂,脱肛。生品升散作用较强,多用于解表退热。
2.醋柴胡:醋柴胡的升散之性缓和,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。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,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。
3.鳖血柴胡:能填阴滋血,抑制其浮阳之性,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。可用于热入血室,骨蒸劳热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茎长软、皮赤、黄髭须。出在平州平县,即今银州银县也。西畔生处,多有白鹤、绿鹤于此翔处,是柴胡香直上云间,若有过往闻者,皆气爽。
凡采得后,去髭并头,用银刀削上赤薄皮少许,却,以粗布拭了,细剉用之。
勿令犯火,立便无效也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柴胡:拣去杂质,除去残茎,洗净泥沙,捞出,润透后及时切片,随即晒干。
醋柴胡:取柴胡片,用醋拌匀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,取出,晒干。(每柴胡100斤,用醋12斤)
鳖血柴胡:取柴胡片,置大盆内,淋入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,拌匀,闷润,置蜗内用文火微炒,取出,放凉。(每柴胡100斤,用活鳖200个取血)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