枇杷叶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枇杷叶 [pí pá yè]
始载于
《名医别录》
性味归经
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
功效
清肺止咳,降逆止呕。
药材简介

枇杷叶,中药名。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的叶。具有清肺止咳,降逆止呕的功效。主治肺热咳嗽,气逆喘急,胃热呕吐,哕逆。落地后收集。

用法用量
枇杷叶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~10克。
或熬膏,或入丸、散剂。止咳宜蜜炙用,止呕宜生用。
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
注意事项

入汤剂,需包煎。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证禁服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咳嗽,喉中有痰声,枇杷叶五钱,川贝钱半,叭旦杏仁二钱,陈皮二钱。为末,每服一二钱,开水送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
2.治肺热咳嗽,枇杷叶9g,桑白皮12g,黄芩6g,水煎服。或蜜炙枇杷叶12g,蜜炙桑白皮15g,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
3.治风热咳嗽,枇杷叶、苦杏仁、桑白皮、菊花、牛蒡子各9g。煎服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

4.治肺风咳逆,干枇杷叶30g,芫荽菜、前胡各15-18g,艾叶5片。水煎,冲红糖,早晚顿服。(《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)


5.治肺燥咳嗽,干枇杷叶(去毛)9g,干桑叶9g,茅根15g,水煎服。(《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 

相关配伍
枇杷叶配半夏
枇杷叶性凉且润,善于降肺气而止咳平喘,降胃气而止呕止呃;半夏辛散降逆,燥湿化痰,和胃止呕。
两药配伍,同入肺、胃经,都能肃降肺气及和胃降逆(调和胃气,使上逆的气机下降),能够相互制约,相互促进,有寒温并施、润燥相兼的妙用。枇杷叶得半夏,则润肺而无留痰之蔽;半夏得枇杷叶,则燥湿而无劫阴之咎。
可用于治疗咳喘日久、咯吐稀痰等,也可治疗痰阻气逆、呕吐而见胃脘胀痛等。
枇杷叶配芦根
枇杷叶能清胃热、降胃气;芦根能清降胃热,更擅长生津益胃。
两药配伍,共同发挥清胃生津、和胃降逆的功效,适用于治疗胃热津伤所引起的消渴(表现为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,或尿有甜味)或热病、暑热的口渴不解,也可用于胃热津伤、胃气不和所引起的反胃呕吐。
枇杷叶配黄芩
枇杷叶味苦而能降泄,性微寒而能清热,善于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;黄芩味苦而能降泄,性寒而能清热,尤其善于清肺火及上焦实热。
两药配伍,相互配合,能增强清肺止咳的功效,适用于治疗肺热壅盛的咳嗽痰喘实证。
枇杷叶配栀子
枇杷叶擅长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;栀子善于清肺胃气分实热。
两药配伍,具有清肺泄热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喘、发热口渴等。
枇杷叶配陈皮
枇杷叶善于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;陈皮辛香通行,善于疏理气机、调畅中焦而降逆止呕。
两药配伍,降逆止呕的功效增强,适用于治疗呕吐、打嗝等。
清燥救肺汤
药物组成:桑叶、石膏、甘草、人参、胡麻仁、阿胶、麦门冬、杏仁、枇杷叶。
功能与主治:清燥润肺,养阴益气。适用于治疗温燥伤肺、气阴两伤证,症状可见身热头痛、干咳无痰、气逆而喘、咽喉干燥、鼻燥、心烦口渴、胸胁部胀满等。
枇杷膏
药物组成:枇杷叶、大梨、白蜜、大枣、建莲肉。
功能与主治:润肺清热,化痰止咳。适用于治疗阴伤肺燥、干咳气急、咽喉疼痛、声音嘶哑、痰中带血、形体赢弱等。
至圣散
药物组成:枇杷叶、半夏。
功能与主治:和胃止呕。适用于治疗胃气不和、老幼暴吐且服药不见缓解等。
枇杷叶汤
药物组成:枇杷叶、陈橘皮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醒脾和胃,下气降逆。适用于治疗胃寒气逆而导致打嗝不止、饮食不入等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1.枇杷叶:取原药材,除去绒毛,用水喷润,切丝,干燥。
2.蜜枇杷叶:取熟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,淋入枇杷叶丝内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不粘手为度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枇杷叶丝,用熟蜜20kg。

炮制作用:
1.枇杷叶:味苦,性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具有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的功能。生品长于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。多用于肺热咳嗽、胃热呕哕或口渴。
2.蜜枇杷叶: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,多用于肺燥咳嗽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采得后秤,湿者一叶重一两,干者三叶重一两者,是气足,堪用。
夫用,使粗布拭上毛令尽,用甘草汤洗一遍,却,用绵再拭令干。
每一两,以酥一分炙之,酥尽为度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枇杷叶:刷去绒毛,用水洗净,稍润,切丝,晒干。
蜜炙枇杷叶:取枇杷叶丝,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,拌匀,稍闷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,取出,放凉。(每枇杷叶丝lOO斤,用炼熟蜂蜜26斤)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