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茯苓 [fú línɡ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茯苓个、茯苓皮、茯苓块、白茯苓
性味归经
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
功效
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药材简介

茯苓,中药名。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。产云南者称云苓,质较优。具有利水消肿,渗湿,健脾,宁心的功效。主治水肿,痰饮,脾虚泄泻,心悸,失眠。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。

用法用量

茯苓煎汤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~15克,也可以入丸、散剂。
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0.5-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

注意事项

阴虚而无湿热、虚寒精滑、气虚下陷者慎服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、小便不利,常配泽泻、猪苓、白术、桂枝等同用,如五苓散(《伤寒论》)。

 

2.治脾肾阳虚水肿,可配附子、生姜同用,如真武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 

3.治水热互结,阴虚小便不利水肿,配滑石、阿胶、泽泻合用,如猪苓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 

4.治痰饮之目眩心悸,配以桂枝、白术、甘草同用,如苓桂术甘汤(《金匮要略》)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,多和半夏、生姜合用,如小半夏加茯苓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

 

5.治脾虚湿盛泄泻,配山药、白术、薏苡仁同用,如参苓白术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 

6.治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,配以人参、白术、甘草,如四君子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 

7.治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之心悸,失眠,健忘,多与黄芪、当归、远志同用,如归脾汤(《济生方》)。

 

8.治心气虚,不能藏神,惊恐而不安卧者,配人参、龙齿、远志同用,如安神定志丸(《医学心悟》)。

 

相关配伍

茯苓配泽泻
茯苓性质平和,既能利水,又能健脾;泽泻性寒,利水作用较强。
两药配伍,泽泻可以利水而不伤脾气,茯苓利水除湿的功效增强,适用于水湿停留的水肿、淋浊、小便不利、腹泻等。
茯苓配半夏
茯苓能补脾,淡渗利湿,促进水湿运化,脾运旺盛则湿气不聚集,痰液不生成;半夏可以温燥化湿,脾湿祛除则中焦土燥,湿邪水饮不能生成。
两药配伍,可以健脾利水、燥湿化痰、行水宁心,适用于脾虚湿停、胃失和降导致的心下痞满、呃逆呕吐、头眩心悸,或咳嗽痰多,或腹泻、大便稀不成形等。
茯苓配党参
茯苓味甘淡而性平,有利水渗湿、健脾助运的功效;党参味甘性温,善于健脾益气。
两药配伍,可以加强健脾益气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、大便稀不成形、体倦,以及脾虚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、小便不利、腹泻等。
茯苓配黄芪
茯苓味甘淡,具有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;黄芪甘温,善于补气升阳、健脾利水消肿。
两药配伍,可以加强健脾益气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少、体倦、大便稀不成形,以及脾虚引起的水肿、白浊、白带增多等。
茯苓配朱砂
茯苓善于健脾补中,宁心安神;朱砂善于清心镇惊,安神。
两药配伍,可以加强安神的功效,适用于失眠、惊悸、健忘等。
五苓散
药物组成: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茯苓、桂枝。
功能与主治:利水渗湿,温阳化气。适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,表现为小便不利,头痛微热,烦渴欲饮,甚则饮水后立即呕吐;或脐下动悸,吐涎沫、头目眩晕;或短气而咳;或水肿,腹泻,舌苔白,脉浮或浮数等。
苓桂术甘汤
药物组成:茯苓、桂枝、白术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温阳化饮,健脾利湿。适用于中阳不足的痰饮,胸胁支满,目眩心悸,短气而咳,舌苔白滑,脉弦滑或沉紧。
参苓白术散
药物组成:莲子肉、薏苡仁、缩砂仁、桔梗、白扁豆、白茯苓、人参、甘草、白术、山药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健脾,渗湿止泻。适用于脾虚湿盛证,表现为饮食不消化,胸脘痞闷,肠鸣腹泻,四肢乏力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腻,脉虚缓。
归脾汤
药物组成:白术、当归、白茯苓、黄芪、远志、龙眼肉、酸枣仁、人参、木香、炙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补血,健脾养心。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,表现为心悸怔忡,健忘失眠,盗汗,体倦食少,面色萎黄,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
也适用于脾不统血证,表现为便血,皮下紫癜,妇女崩漏,月经提前,量多色淡,或淋漓不止,舌淡,脉细弱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取茯苓个,浸泡,洗净,润后稍蒸,及时削去外皮,切制成块或切厚片,晒干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
雷公云:凡采得后,去皮、心、神,了,捣令细,于水盆中搅令浊,浮者去之,是茯苓筋,若误服之,令人眼中童子并黑睛点小,兼盲目,甚记之。

 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茯苓:用水浸泡,洗净,捞出,闷透后,切片,晒干。 朱茯苓: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,稍闷润,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,反复翻动,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,然后晾干。(每茯苓块100斤,用朱砂粉30两)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