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金沙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海金沙 [hǎi jīn shā]
始载于
《嘉祐本草》
别名
金沙藤、左转藤、竹园荽
性味归经
甘、咸,寒。归膀胱、小肠经。
功效
清热利湿,通淋止痛。
药材简介
海金沙,中药名。为海金沙科海金沙属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。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,晒干,搓揉或打下孢子,除去藤叶。具有清利湿热,通淋止痛的功效。主要用于血淋、砂淋、石淋、膏淋、热淋、湿疹、带下、咽喉肿痛、痄腮、水肿等。
用法用量
海金沙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~15克,另用纱布包好入煎剂,或研磨成末服用。
外用适量,用煎好的药汁清洗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注意事项

1.服用过量,会出现舌麻、恶心、头痛畏寒、尿频等严重不适反应。

2.肾阴亏虚者慎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诸淋:与海金沙、石苇、滑石、猪苓、泽泻、赤苓、肉桂、白术、芍药、甘草配伍。(《证治准绳》)

 

2.治脾胃肿满,腹胀如鼓,喘不得卧:海金沙同白术、甘草、牵牛为末服。(《本草纲目》)

 

3.治小便不通,脐下满闷:海金沙一两,蜡面茶半两,捣碎。每服三钱,生姜甘草煎汤下,日二服。亦可末服。(《图经本草》)

 

相关配伍
海金沙配金钱草
海金沙性寒,药性善于下降,能清泻小肠、膀胱的湿热,功效偏于通利水道;金钱草能利水通淋,更擅长排石。
二药配伍使用,清热利尿、通淋排石的作用加强,适用于治疗尿路结石、胆道结石等疾病。
海金沙配海浮石
海金沙善于清化小肠、膀胱的湿热而能通利水道;海浮石以清肃肺气而利气道为主要功效。
二药配伍使用,能够增强利尿通淋止痛的作用,适用于治疗砂淋、石淋、湿热蕴结下焦引起的小便淋漓不畅、热涩刺痛等疾病。
海金沙配甘草
海金沙味甘性寒,擅长清热利尿、通淋止痛;甘草生用,味甘性平,擅长泻火解毒、缓急止痛。
二药配伍使用,共同起到清热泻火解毒、通淋止痛的功效,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引起的各种淋证。
海金沙散
药物组成:海金沙、木通、瞿麦、滑石、通草、杏仁、灯心草。
功能与主治:清利湿热,通淋。适用于治疗小便淋漓不尽、尿道涩痛,下焦湿热、气化功能失常影响水液的代谢,或五种淋证,小便闭塞闭不通等疾病。
三金排石汤
药物组成:海金沙、金钱草、鸡内金、木通、萹蓄、滑石、瞿麦、车前子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利湿,通淋排石。适用于治疗湿热蕴结引起的腰痛或小腹痛,或尿流突然中断,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小便浑浊、尿液色深或为血尿、口干欲饮等症。
五淋化石丸
药物组成:广金钱草、海金沙、车前子、石韦、琥珀、沙牛、鸡内金、泽泻、延胡索(醋制)、黄芪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利湿通淋,化石止痛。用于治疗淋证、癃闭、尿路感染、尿路结石、前列腺炎,或尿中混有淋巴液或乳糜见上述证候的患者。
复方石淋通片
药物组成:广金钱草、海金沙、石韦、滑石粉、忍冬藤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利湿,通淋排石。用于治疗下焦湿热所引起的热淋、石淋,症见肾区绞痛、尿频、尿道涩痛,尿路结石、泌尿系感染见上述证候的患者。
五淋丸
药物组成:海金沙、石韦(去毛)、川木通、琥珀、茯苓皮、栀子(姜制)、黄连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地黄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利湿,分清止淋。用于治疗下焦湿热所引起的淋证,症见尿频、小便涩痛、浑浊不清,尿路结石、泌尿系统感染见上述证候者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,晒干,搓揉或打下孢子,除去藤叶。

 

古法炮制
宋代有采得,日中曝令干,以纸衬击取(《证类》),炒法(《急救》)。明代有研极细(《普济方》),勿令见火(《通玄》)。清代有淘净取浮者曝干(《逢源》)。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