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螵蛸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海螵蛸 [hǎi piāo xiāo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乌鲗骨、乌贼鱼骨、乌贼骨、金乌贼
性味归经
咸、涩,温。归脾、肾经。
功效
收敛止血,涩精止带,制酸止痛,收湿敛疮。
药材简介

海螵蛸,中药名。为乌贼科无针乌贼属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。具有固精止带,收敛止血,制酸止痛,收湿敛疮的功效。主治肾失固藏而遗精滑精,肝肾不足,任带受损或脾虚湿聚,带脉失约而致带下清稀量多,冲任失摄,崩漏下血,脾胃虚寒,胃痛吐酸,湿疮湿疹,溃疡不敛等。

用法用量
海螵蛸煎汤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~10克;外用适量,可以研末敷在患处。
海螵蛸用于制酸止痛、收敛湿疮时多生用;用于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多煅用或炒用;用于胃痛吐酸、出血,粉剂较合适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注意事项

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;久服易致便秘,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肾失固藏之遗精、滑精,配山茱萸、菟丝子、沙苑子等药同用。

 

2.治肾虚带脉不固之带下清稀者,配山药、芡实等药同用;如为赤白带下,则配伍白芷、血余炭同用,如白芷散(《妇人良方》)。

 

3.治崩漏,配茜草、棕榈炭、五倍子等同用,如固冲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 

 

4.治吐血、便血者,配白及等份为末服;治外伤出血,可单用研末外敷。

 

5.治胃痛吐酸,常与延胡索、白及、贝母、瓦楞子等药同用。

 

6.治湿疮、湿疹,配黄柏、青黛、煅石膏等药研末外敷。

 

7.治溃疡多脓,久不愈合者,可单用研末外敷,或配煅石膏、枯矾、冰片等药共研细末,撒敷患处。

 

相关配伍
海螵蛸配茜草
海螵蛸味咸性温,质涩可以收敛,入血分可以收敛止血;茜草有凉血、祛瘀止血的功效,可以使血止而不留瘀。
两药配伍,止血而不留瘀,可以用于治疗妇女冲任不固,崩漏出血等。
海螵蛸配白及
海螵蛸善于收敛止血,又能制酸止痛;白及是收敛止血的常用药,还能消肿生肌。
两者配伍,有收敛止血、制酸止痛的功效,可以用于治疗胃痛泛酸、吐血、咳血等出血病。
海螵蛸配桑螵蛸
海螵蛸有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的功效;桑螵蛸有补肾助阳、固精缩尿的功效。
两者配伍,可以发挥补肾助阳、收敛止血、止带涩精、缩尿止遗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下元不固,遗尿尿频,遗精滑精,崩漏带下等。
固冲汤
药物组成:白术(炒)、生黄芪、龙骨(煅)、牡蛎(煅)、萸肉、杭芍、海螵蛸、茜草、棕边炭、五倍子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健脾,固冲摄血。用于脾肾虚弱、冲脉不固证引起的血崩或月经过多,或漏下不止,色淡质稀,心悸气短,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等。
安胃片
药物组成:醋延胡索、枯矾、海螵蛸(去壳)。
功能与主治:行气活血,制酸止痛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,吞酸打嗝,满闷不舒;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猴头健胃灵胶囊
药物组成:猴头菌培养物、海螵蛸、醋延胡索、酒白芍、醋香附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舒肝和胃,理气止痛。用于肝胃不和,胃脘胁肋胀痛,呕吐吞酸;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。
化积口服液
药物组成:茯苓(去皮)、海螵蛸、炒鸡内金、醋三棱、醋莪术、红花、槟榔、雷丸、鹤虱、使君子仁。
功能与主治:健脾导滞,化积除疳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疳积,表现为面黄肌瘦、腹胀腹痛、厌食或食欲不振、大便失调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
1.海螵蛸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用清水洗净,干燥,砸成小块。

2.炒海螵蛸:取净海螵蛸小块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表面微黄色,取出晾凉。

炮制作用:

1.海螵蛸:味咸、涩,性温。归脾、肾经。具有收敛止血、涩精止带、制酸、敛疮的功能。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,有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、制酸等作用。

2.炒海螵蛸:敛湿作用增强,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。可用于疮疡湿疹,创伤出血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
雷公云:凡使,勿用沙鱼骨,缘真相似,只是上纹横,不入药中用。 凡使,要上纹顺者,用血卤作水浸,并煮一伏时了,漉出,于屋下掘一地穴,可盛得前件乌贼鱼骨多少,先烧坑子,去炭灰了,盛药,一宿至明,取出用之,其效倍多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海螵蛸:刷洗干净,晒干,砸成小块。 炒海螵蛸:将海螵蛸块,用文火炒至黄色为度。 煅海螵蛸:海螵蛸放般罐内,煅至焦黑色,取出放凉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