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荆芥 [jīnɡ jiè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香荆荠、线荠、四棱杆蒿、假苏
性味归经
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
功效
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药材简介

荆芥,中药名。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。具有祛风解表,透疹消疮,止血的功效。主治外感表证,麻疹不透,风疹瘙痒,疮疡初起兼有表证、吐衄下血。在开花时采收。

用法用量
荆芥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常规用量为5~10克。不宜煎煮时间过久。
发散肌肤表面的邪气,透疹,消除疮疡适合生用。止血适合使用炮制后的荆芥炭。
外用适量,可以捣敷、研末调和后外敷,或煎水清洗患处。
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
注意事项

1.性温,凡外感风热或温热、火热内炽、阴虚火旺、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。

2.能使汗腺分泌旺盛,自汗、盗汗等症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;脂溢性皮炎患者忌用。

3.味辛发散,长期服用可以伤津耗气,气虚者以及婴幼儿、老年人等身体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风寒感冒,恶寒发热、头痛无汗者,常与防风、羌活、独活等药同用,如荆防败毒散(《摄生众妙方》)。

 

2.治风热感冒,发热头痛者,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、连翘、薄荷等配伍,如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 

3.治表邪外束,麻疹初起、疹出不畅,常与蝉蜕、薄荷、紫草等药同用;若配伍苦参、防风、白蒺藜等药,又治风疹瘙痒。

 

4.治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。偏于风寒者,常配伍羌活、川芎、独活等药;偏于风热者,每与银花、连翘、柴胡等药配伍。

 

5.治血热妄行之吐血、衄血,常配伍生地黄、白茅根、侧柏叶等药;治血热便血、痔血,每与地榆、槐花、黄芩炭等药同用;治妇女崩漏下血,可配伍棕榈炭、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。

 

相关配伍
荆芥配防风
两药微温而不燥,都能祛风解表。荆芥发汗的力量更强;防风则更擅长祛除风邪。
两者同用,能够祛风发汗,又不会过于温燥伤及人体阴液,适用于治疗四季感冒,发热怕冷,身痛无汗,风疹瘙痒等。
荆芥配薄荷
两药气味芳香,都擅长疏散上部头面的邪气。荆芥性平,擅于祛风解表,透疹;薄荷性凉,擅于疏散风热邪气,清利头目,透疹止痒。
两药配伍,可加强发汗解表,透疹止痒的功效,并能向上清利头目,将体内郁结的火热之邪宣发透散出体外。
荆芥配生石膏
荆芥擅于疏散风邪;生石膏药性大寒,能够清泻肺胃的火热。
两者配伍,辛凉疏散,既能清热,又可将邪气透散到体外,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,头痛,目赤,咽痛等。
荆防败毒散
药物组成:羌活、柴胡、前胡、独活、枳壳、茯苓、荆芥、防风、桔梗、川芎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发汗解表,消疮止痛。适用于治疗疮疡初起,红肿热痛,发热怕冷,无汗不渴等。
银翘散
药物组成:荆芥穂、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淡豆豉、苦桔梗、竹叶、生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辛凉透表,清热解毒。适用于治疗温病初起,表现为发热,微微怕冷,无汗,或汗出不畅,头痛口渴,咳嗽咽痛等。
消风散
药物组成:荆芥、当归、木通、生地、防风、蝉蜕、知母、苦参、胡麻、苍术、牛蒡子、石膏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疏风养血,清热除湿。适用于治疗风疹、湿疹,颜色发红,或遍布全身,或呈片状或斑点状分布,瘙痒,抓破后渗水。
消风止痒颗粒
药物组成:荆芥、防风、苍术(炒)、蝉蜕、石膏、木通、地骨皮、亚麻子、当归、地黄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除湿,消风止痒。用于治疗风湿热邪蕴阻肌肤所致的湿疮、风疹瘙痒、小儿瘾疹等。
表现为皮肤丘疹、水疱、抓痕、血痂,或为梭形或纺锤形水肿性风团,中央出现小水疱,瘙痒剧烈等;以及湿疹、皮肤瘙痒症、丘疹性荨麻疹见上述证候者。
止嗽片
药物组成:荆芥、紫菀、白前、桔梗、百部、陈皮、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疏风解表,止咳化痰。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,咯痰不爽等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洗净,润透,于50°C烘1小时,切段,干燥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荆芥: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洗净,润透,切段,晒干。 荆芥穗:摘取花穗。 荆芥炭:取荆芥段,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褐色。 芥穗炭:取净荆芥穗,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