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薄荷 [bò he]
始载于
《新修本草》
别名
野薄荷、夜息香
性味归经
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
功效
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药材简介

薄荷,中药名。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。具有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透疹,疏肝行气的功效。主治风热感冒,温病初起,风热头痛,目赤多泪,咽喉肿痛,麻疹不透,风疹瘙痒,肝郁气滞、胸闷胁痛。在茎叶旺盛生长时采收。

用法用量
薄荷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~6克。薄荷不宜久煎,入煎剂宜后下。
薄荷也可入丸、散。外用时适量,鲜品捣敷或捣汁涂,也可煎汤洗或含漱。
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,薄荷梗偏于行气、调和脾胃。
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
注意事项

本品芳香辛散,发汗耗气,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、邪在卫分,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等症,常与金银花、连翘、牛蒡子、荆芥等配伍,如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 

2.治风热上攻,头痛眩晕,宜与川芎、石膏、白芷等祛风、清热、止痛药配伍,如上清散(《丹溪心法》)。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,可与桑叶、菊花、蔓荆子等同用;用治风热壅盛,咽喉肿痛,常配伍桔梗、生甘草、僵蚕,如六味汤(《喉科秘旨》)。

 

3.治风热束表,麻疹不透,常配伍蝉蜕、牛蒡子、柽柳等药,如竹叶柳蒡汤(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)。治疗风疹瘙痒,可与荆芥、防风、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。

 

4.治肝郁气滞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常配伍柴胡、白芍、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,如逍遥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 

5.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,脘腹胀痛,呕吐泄泻,常与香薷、厚朴、金银花等同用,如薄荷汤(《痧胀玉衡》)。

 

相关配伍
薄荷配金银花、连翘
三者都是轻清宣透的药品,都可以疏散风热,薄荷长于疏散透邪,金银花、连翘擅长清热解毒。
三药配伍,具有疏散风热,清热解毒的功效,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导致的头痛,发热,稍怕冷怕风,口渴,咽痛等症。
薄荷配菊花
薄荷、菊花都能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薄荷又能疏肝行气,菊花可以清肝明目。
两药合用,疏散头面部郁热的功效更加显著,适用于外感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晕,眼睛发红、肿痛等症。
薄荷配桔梗
薄荷善于疏散风热,清利咽喉,桔梗善于开宣肺气,利咽开音。
两药合用,共同起到疏散风热,清利咽喉的功效,适用于风热上攻所导致的咽喉肿痛等症。
薄荷配柴胡
薄荷能疏散风热,疏肝行气;柴胡能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。
两药合用,可以增强透散表热邪气,疏肝理气的功效,适用于外感风热邪气所引起的发热,稍微怕冷、无汗,以及肝气郁结所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,乳房疼痛等症。
薄荷配僵蚕
两药都有疏散风热的功效,薄荷还能利咽,僵蚕擅长息风止痉,还能解毒散结。
两药合用,可以增强疏散风热,解毒利咽,息风止痉的功效,适用于热毒壅滞于上而引起的咽喉肿痛,发热,耳下腮部漫肿疼痛,小儿外感抽搐等症。
桑菊饮
药物组成: 桑叶、​​​菊花​、​​​杏仁​、连翘、 薄荷、​​​桔梗​、甘草、芦根等。
功能与主治:​​​疏风清热​,宣肺​​​止咳​。用于感受风温邪气的早期,外感风热的轻症,症见咳嗽,身体低热,口微渴等症。
川芎茶调散
药物组成: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细辛、防风、荆芥、薄荷、甘草等。
功能与主治:疏风止痛。用于外感风邪头痛,症见偏正头痛或者巅顶疼痛,目眩鼻塞,或者怕冷发热等症。
银翘散
药物组成: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牛蒡子、荆芥穗、淡豆豉、苦桔梗、竹叶、生甘草。
功能与主治:辛凉透表,清热解毒。适用于感受温热病邪的早期,症见发热,稍微怕风怕冷,无汗或者有汗出而不舒畅,头痛口渴,咳嗽咽痛。
竹叶柳蒡汤
药物组成:西河柳、荆芥穗、干葛、蝉蜕、薄荷叶、牛蒡子、知母、玄参、甘草、麦门冬、竹叶。
功能与主治:透疹解表,清热生津。适用于痧疹初起,症见痧疹透发不出,喘息咳嗽,鼻塞流涕,怕冷轻,发热重,烦闷躁乱,咽喉肿痛,唇干口渴等症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净制除去老茎及杂质,略喷清水,稍润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取原药材,除去老茎及杂质,将叶先抖下另放,将茎抢水洗净,稍润(《规范》)。

 

古法炮制

唐代有取汁法(《新修》)。宋代有干杵细,罗取末法(《圣惠方》),以纸裹焙法(《普本》),炙焦法(《总微》)。元代有去老梗法(《活动》)和去枝梗搓碎法(《汤液》)。明代有焙法(《普济方》)和炒法(《一草亭》)。清代还有炭法(《医醇》)等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