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骨草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鸡骨草 [jī gǔ cǎo]
始载于
《岭南采药录》
别名
黄头草、黄仔强、大黄草、猪腰草
性味归经
甘、微苦,凉。归肝、胃经。
功效
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疏肝止痛。
药材简介
鸡骨草,中药名。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干燥全株。具有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疏肝止痛的功效。主治黄疸,乳痈,胁肋不舒,胃脘胀痛。
用法用量
鸡骨草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~30克。
或入丸、散。外用适量捣敷。
鸡骨草的种子有大毒,用时应先将豆荚全部摘除,以免中毒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。
注意事项

本品种子有毒,用时将豆荚摘除,以防中毒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肝胆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,可单味使用,或与茵陈、地耳草等药配伍,以加强清热解毒,利湿退黄作用。

 

2.治肝气郁结之胁肋不舒,胃脘疼痛,常与两面针同用。

 

相关配伍
鸡骨草配茵陈
二者都能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。
鸡骨草擅长疏肝止痛;茵陈消退黄疸的药力强,是治黄疸的重要药材。二药配合使用,可以疏肝利湿,解毒退黄,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,胁肋不舒。
鸡骨草配白芍
鸡骨草有疏肝解郁的作用,白芍擅于养血,收敛阴液,养肝止痛。
二药配合,适用于治疗胸胁疼痛,心烦易怒,食量减少,饮食不消化等肝胃不和证。
鸡骨草胶囊
药物组成:鸡骨草、牛至、茵陈、人工牛黄、猪胆汁、栀子、白芍、枸杞子、三七、大枣。
功能与主治:疏肝利胆,清热解毒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右侧胁肋部胀痛、胃脘及腹部胀满、口苦、尿黄;慢性肝炎、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结石通片
药物组成:广金钱草、鸡骨草、白茅根、海金沙草、车前草、玉米须、石韦、茯苓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利湿,通淋排石,止痛止血。用于下焦湿热引起的淋证,症见小便淋漓混浊、尿道灼痛;泌尿系统感染,尿路结石见上述证候者。
肝胆湿热,胁痛
鸡骨草30克,大枣10枚。
鸡骨草与大枣一同放入陶锅,加适量水,煎煮20分钟即可。吃枣喝汤,每日2次。
炮制
现代炮制

取原药材,除去残存的荚果及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。细根及小枝切段,干燥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