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山甲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穿山甲 [chuān shān jiǎ]
始载于
《名医别录》
别名
鲮鲤甲、 鳢鲤甲、鲮鲤角、川山甲、鳖鲤甲、山甲、甲片、山甲片
性味归经
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
功效
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药材简介

穿山甲,中药名。为鲮鲤科鲮鲤属动物穿山甲的鳞甲。具有活血消癥,通经,下乳,消肿排脓的功效。主治血滞经闭、癥瘕积聚、风湿痹痛、中风瘫痪、产后乳汁不下、痈肿疮毒、瘰疬等。

用法用量

煎服,5~10g,一般炮制后用。

注意事项

1.穿山甲有速消速溃的作用特点,故痈疽已溃者、久溃不敛者忌用。

2.性善走窜,功长活血消癥,孕妇忌用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疗慢性前列腺炎:用穿山甲、虎杖、地龙、黄柏等组成前列回春胶囊,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。

 

2.治疗游走性血栓静脉炎:用穿山甲、红花、三七、黄芪、当归、皂角刺、金银花蒲公英、白芷等组成甲刺活命饮,治疗游走性血栓静脉炎有效。

 

3.治疗甲状腺瘤:以穿山甲为主药,配伍生牡蛎、玄参、浙贝母、青皮、炒白芥子等加减,治疗甲状腺瘤有效。

 

4.治疗不孕症:重用炮穿山甲珠,辨证配伍瓜蒌、柴胡、香附、白芍、当归、路路通、桃仁、红花、生地黄等,治疗不孕症效果良好。

 

5.治疗卵巢囊肿:用穿山甲、桃仁、牡丹皮、三棱、莪术、鸡内金等组成消癥汤,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满意。

 

6.治疗高脂血症:用穿山甲粉,温开水冲服,治疗高脂血症有效。

 

7.此外,临床尚有用穿山甲治血管性头痛、震颤麻痹、肩周炎、泌尿系结石、尿血、白细胞减少症、小儿夜啼、慢性下肢溃疡久不收口、外伤后遗症、狭窄性腱鞘炎等的报道。

 

相关配伍

1.穿山甲皂角刺二药都有消肿散瘀、溃痈排脓的功效,而穿山甲咸寒,透达经脉,散血力强,能通乳络,皂角刺辛温通散,性锐功专穿溃,且能杀虫。相配则消肿疗痈的功效较显著。可治乳痈、疮疡,未成可消,已成能溃。对痈疮阳症、气血未虚者,常与当归尾、贝母、天花粉等消肿排脓药同用,其效更好。

 

2.穿山甲当归穿山甲散瘀消肿,当归散瘀止痛。相配有行血散瘀、消肿止痛的功效。若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,则效力更好,可治血瘀气滞引起的诸痛。加羌活、防风,可治风湿性关节肿痛、痹症拘挛等症。穿山甲黄芪穿山甲能通乳,黄芪能益气养血。相配有补气生血、通乳的效能,可治乳汁不下。常配通草同用,其效较好。取穿山甲消肿溃脓,黄芪托疮排脓,可用于痈疮脓成或已溃、脓汁清稀、排出不畅者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净制
1.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2.如整张穿山甲,水泡至皮肉腐烂,甲片脱落时,取出,洗净后,再漂数日,捞出,干燥(《山东》)。

 

切制
用时捣碎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
 

炮制
1.砂烫
取净穿山甲,大小分开。取砂子置锅内,用武火炒热后,加人净穿山甲,不断翻动,烫至鼓起,取出,筛去砂子,洗净,干燥。用时捣碎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用清水浸泡3~5天,每天换水1次,刮去肉筋,洗净,晒干,大小分开,用油砂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,取出,筛去油砂,放凉即得(《湖南》)。
2.醋制
取净穿山甲,大小分开。取砂子置锅内,用武火炒热后,加入净穿山甲,不断翻动,烫至鼓起,取出,筛去砂子,趁热用醋淬,取出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每净穿山甲100kg,用醋30kg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3.油制取净穿山甲片,分开大小。另将麻油置锅内,加热至沸,倒入穿山甲片,炸至鼓起,呈金黄色为度,捞出。晾凉。用时捣碎。每净穿山甲100kg,用麻油18kg(《河南》)。
4.红土制取穿山甲片,刮洗去皮肉,晒干,分开大小。先将红土置锅内用文武火炒热,加人甲片拌炒,炒至甲片全部鼓起呈球形,色红黄或金黄色,味香,取出筛去土,晾凉,用时舂碎(《云南》)。
5.滑石粉烫先将滑石粉放在锅内加热,取净山甲片,大小分开,投入滑石粉中不停翻动,烫至全部鼓起呈深黄色为度(《汇典》)。
6.烤制
炮山甲先预热中药烤制箱,将穿山甲片在专用“烤盘”内铺单层,小片者选温度230℃~240℃烤制5分钟;大片者选温度250℃~270℃烤4分钟。最好将烤箱预热到所需最高档温度(如小片240℃、大片270℃),人烤箱后,将调温器改调到所需最低档温度(如小片230℃、大片250℃),烤至所需时间,取出(《烤制法》)。
醋山甲取净穿山甲,先照法烫烤至鼓起时,趁热醋淬,取出,干燥。每净穿山甲100kg,用醋30kg(《烤制法》)。

 

古法炮制

唐代有烧灰法(《千金翼》)。宋代有炙黄、童便浸炙(《圣惠方》),醋浸炒(《产育》),蚌粉炒(《普本》),蛤粉炒(《局方》),酒炙(《朱氏》),黄土炒法(《急救》)等。元代有酥炙(《瑞竹》),灰炒、炮法(《丹溪》)。明代出现了桑灰炒、热灰炮焦、谷糠炒、麸炒(《普济方》),石灰炒(《要诀》),皂角灰炒(《奇效》),沙土炒(《仁术》),麻油煮法(《正宗》)等。清代有了药物制法,如红花煮焙法(《串雅内》)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