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梧桐
基本信息
药品名称
臭梧桐 [chòu wú tóng]
始载于
《采药书》
别名
臭桐、八角梧桐、海州常山
性味归经
辛、苦、甘,凉。归肝经。
功效
祛风湿,通经络,平肝。
药材简介

臭梧桐,中药名。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及叶。具有祛风湿,通经络,平肝的功效。主治风湿痹证,风疹,湿疮,头痛眩晕。

用法用量

煎服,5~15g;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。研末服,每次3g。外用适量。

注意事项

臭梧桐经高热煎煮后,降压作用减弱。

应用
应用

1.治风湿痹痛,四肢麻木,半身不遂,可单用,常与豨莶草配伍,如豨桐丸(《济世养生经验集》)。本品甘凉泄热,还可用治风湿热痹,酌配忍冬藤、秦艽、络石藤等。

 

2.治肝阳偏亢,头痛眩晕者,可单用,或与豨莶草同用,或与钩藤、菊花、夏枯草等配伍。现常用于高血压病。

 

相关配伍

1.治男妇感受风湿,或嗜饮冒风,以致两足软酸疼痛,不能步履,或两手牵绊,不能仰举:地梧桐(花、叶、梗、子俱可采取,切碎,晒干,磨末子)一斤,豨莶草(炒,磨末)八两。上二味和匀,炼蜜丸如桐子大。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。忌食猪肝、羊血等物。或单用臭梧桐二两,煎汤饮,以酒过之,连服十剂,或煎汤洗手足亦可。(《养生经验合集》豨桐丸)

 

2.治半肢风:臭梧桐叶并梗,晒燥磨末,共二斤,用白蜜一斤为丸。早滚水下,晚酒下,每服三钱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 

3.治风湿痛,骨节酸痛及高血压病:臭梧桐三钱至一两,煎服;研粉每服一钱,一日三次。也可与豨莶草配合应用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 

4.治半边头痛:川椒五钱,臭梧桐叶二两。先将桐叶炒黄,次入椒再炒,以火酒洒在锅内,拌和取起,卷在绸内,扎在痛处;吃热酒一碗,取被盖颈而睡,出汗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 

5.治一切内外痔:臭梧桐叶七片,瓦松七枝,皮硝三钱。煎汤熏洗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 

6.治湿疹或痱子发痒:臭梧桐适懂,煎汤洗浴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炮制
现代炮制

净制拣去杂质,抢水洗净(《河南》)。

切制抢水洗净,捞出,切段0.6~0.9cm长,晒干(《河南》)。

 

古法炮制

清代有先将桐叶炒黄的记载(《拾遗》)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礼包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免费获得学习礼包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